割灯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的一环,特别是在元宵佳节期间,人们会用各种蔬菜或水果制作成彩色的灯笼,用以庆祝节日。这种灯笼被称为“割灯”,因为它们的制作材料通常是胡萝卜、萝卜、白菜根等蔬菜。在民间,有一种习俗叫做“割三不割四”,意味着在正月十三这一天制作割灯最为吉利,而在正月十四之后就不宜再制作新的割灯了。不同种类的割灯有不同的用途和放置位置,例如用白菜根做的灯笼放在财神前,用萝卜(旧称莱菔、芦菔)做的灯笼则放在家堂前。正月十五日夜晚,人们还会携带割灯到祖坟进行祭祀,以此纪念祖先并祈求平安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