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是指初春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或5月)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一种天气现象。
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冷空气的侵入,导致气温明显降低,对农业生产尤其是作物种植造成危害。倒春寒的形成通常与北方频繁南下的冷空气或南方持续的阴雨天气有关。如果后春的旬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2度以上,则被认为是严重的倒春寒天气。由于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倒春寒的发生时间和标准也会有所不同,北方通常比南方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