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若水”这个词语出自中国古代道家哲学家庄子的《庄子·山木》篇。原文是:“夫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是故圣人若心,藏于众者之所好,而遗于众者之所恶。” 这里表达了水具有柔软、顺应和包容的特性,可以适应各种环境,与道家追求的“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相契合。因此,“我心若水”意味着要像水一样,柔顺、包容、适应变化,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