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月是故乡明陈慧瑛原文
时间:2025-04-14 07:15:23
答案

《月是故乡明》是陈慧瑛的一篇散文,原文如下: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里霞蔚云蒸,你沐浴着明光飞行,似不具形体的存在;而在这明光飞行中,我却看到了你,我的故乡月亮。你是素月,是明月,你是那么白,那么亮,简直是一枚圆月形的大银盘。

然而,在我眼中,你却永远是我那个故乡的小月亮。我用双手摇撼着你,看着你。你浑圆的脸庞上,有着丰富的色彩;你忽明忽暗,忽隐忽现,忽而完整,忽而残缺,你的边缘并不清晰,而是像用毛笔蘸上银朱勾画的。你镶嵌在深蓝色的夜空里,虽然普照世界,却似乎只在我的故乡的天空上,才能看到圆月;只看到一轮圆月,不是像银盘那样只有一轮,而是月亮的光辉哪儿都有,却一轮圆月独悬。

我走到哪里,就看到哪里,我看到她的时候,她也总是看我。无论我走到哪里,即使是在国外,只要看到明月高悬,我都会觉得格外亲切。因为,你带走了我对故乡的思念。

然而,现在,我却看到了故乡的圆月,在这异国的天空上!

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以上是《月是故乡明》的部分原文,陈慧瑛在这篇散文中,以月亮为线索,通过描述自己在故乡和异国看到的月亮,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希望这段原文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推荐
Copyright © 2025 公共知识网 |  琼ICP备2022020623号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