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孙权劝学原文及解析
时间:2025-04-13 21:33:57
答案

孙权劝学是《资治通鉴》中的一篇文章,作者是北宋时期的司马光。这篇文章讲述了三国时期东吴的孙权劝告部下吕蒙学习的故事,以下是文章的原文及解析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解析:

这篇文章讲述了孙权劝告吕蒙学习的故事,通过孙权的劝说和吕蒙的学习,表现了孙权对知识的重视和对人才的渴求。

首先,孙权认为吕蒙作为东吴的重要将领,应该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因此,他劝告吕蒙学习,并且表示自己并不是要求吕蒙成为博士,只是希望他能够通过阅读了解历史和往事,增加自己的见识和才干。

其次,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忙为由推辞学习,但孙权指出自己比吕蒙更加繁忙,但仍然坚持学习。这表明孙权认为学习不应该以事务繁忙为借口,而应该作为人生的一部分,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坚持学习。

最后,吕蒙听从了孙权的劝告,开始认真学习。当鲁肃来到寻阳与吕蒙讨论问题时,他惊讶地发现吕蒙的才干和谋略已经大大提高,不再是当初的吴下阿蒙。这表明学习可以改变人的能力和素质,使人变得更加出色和优秀。

总之,孙权劝学这篇文章通过孙权的劝说和吕蒙的学习,表现了孙权对知识的重视和对人才的渴求,同时也告诉读者学习可以改变人的能力和素质,使人变得更加出色和优秀。

推荐
Copyright © 2025 公共知识网 |  琼ICP备2022020623号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