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江,衡阳县渣江镇人民政府及渣江区公所驻地。在县城北23公里蒸水、柿竹水汇合处。泥渣长期停滞于此,故名渣江,镇因其名。
“渣”意为渣滓或碎屑。江,古文中多指长江,又为“江河的通称”。现代汉语中多指大河,如长江、湘江等。而在湘东语系中,“江”亦指小河。源于县境北部的柿竹水一路向南,于渣江镇内有石狮堰水来汇,两水汇聚水势渐大,合流约2公里后汇入蒸水。因汇合地地势平坦,洪水不能及时消泄,冲击而来的泥沙裹挟着树木枯草等渣物阻塞河道,导致河床升高,故称渣江。
“渣江”实指汇入蒸水的柿竹水下游一段,其后人们将附近地域称为渣江,直至1953年设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