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坐忘歌全文解说
时间:2025-04-14 05:27:45
答案

《坐忘歌》全文解说

中国古代哲学中,“坐忘”是一种重要的修养方法,尤其在道家哲学中占有核心地位。它源自老子的《道德经》,后被庄子进一步发展。坐忘,即通过静坐冥想达到身心合一、忘却自我、与道合一的境界。

《坐忘歌》是一首描绘坐忘境界的诗歌,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超越世俗、回归自然的精神世界。下面是对《坐忘歌》全文的详细解说。

诗中首先描绘了一个人在自然山水间的静坐场景:

坐山巅兮观日月,

临清流兮濯心尘。

这里的“坐山巅”象征着超脱世俗的高度,“观日月”则暗示着洞察宇宙的奥秘。“临清流”表示接近自然的清新,“濯心尘”则意味着洗涤内心的杂念。整个画面营造了一种宁静、纯净的氛围,为后续的坐忘境界做了铺垫。

接着,诗中描述了坐忘的具体实践:

忘我身兮归自然,

与天地兮合为一。

这里的“忘我身”表达了忘记自我、超越个体存在的境界,“归自然”则意味着回归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与天地兮合为一”则进一步强调了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的境界。这种境界不仅超越了个体的局限,也超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了与宇宙的和谐统一。

诗中还表达了坐忘带来的内心平静和智慧启迪:

心若止水兮无波浪,

智慧如泉兮涌不息。

这里的“心若止水”形容内心的平静和清澈,“智慧如泉”则表示智慧的源源不断。这种内心的平静和智慧的启迪是坐忘修炼的成果,也是达到与道合一境界的标志。

最后,诗中以一种超然的态度结束:

世事如棋兮局局新,

我心自静兮乐天真。

这里的“世事如棋”比喻人生如同下棋,每一步都充满变数。“我心自静”则表达了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保持平静的态度。“乐天真”则意味着享受自然的纯真和本真,不被世俗的纷扰所影响。这种态度体现了坐忘者对于世事的超脱和对于内心的坚守。

《坐忘歌》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传达了坐忘的精髓和境界。它告诉我们,通过静坐冥想、忘却自我、回归自然,我们可以达到内心的平静、智慧的启迪和与宇宙的和谐统一。这种境界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也有助于我们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超越。

推荐
Copyright © 2025 公共知识网 |  琼ICP备2022020623号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