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大石马这个典故,源自中国安徽省蚌埠市(Bengbu City)的一座著名古迹。蚌埠位于安徽省北部,淮河中游地区。在这个城市,有一处被称为“大石马”的景点,位于蚌埠市东郊的曹山脚下。
据史料记载,这座大石马是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刻而成,体积庞大,造型独特。石马呈侧卧状,头向南方,双目圆睁,炯炯有神。马的身上雕有鞍、辔、缰等装饰物,展现了古代战马的英姿。
关于这座大石马的来历,当地流传着一个历史故事。据说,在明朝时期,有一位名叫常遇春的将军,他英勇善战,备受百姓爱戴。在一次抗击外敌的战争中,常遇春率领军队途经蚌埠,突然天降大雨,山洪暴发。危急时刻,常遇春将军的坐骑,一匹神勇的白马,将常遇春驮到了曹山上,救了他一命。
为了纪念这匹英勇的白马,人们就地取材,用一块巨石雕刻了这匹石马,永久地留在了曹山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石马逐渐成为当地的一处著名景点,成为蚌埠市的地标之一。在蚌埠民间,这个故事流传甚广,成为了人们珍视的传统文化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