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是指由于金融体系内部或外部环境变化而导致金融市场的异常波动、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增大、金融系统的崩溃,从而导致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出现严重困难。以下是一些金融危机的特征:
1. 金融机构的资产价值快速下降,信贷违约率增加。在金融危机期间,很多经营不佳、负债累累的金融机构经营不善而导致资产负债表出现不良资产膨胀,这就是金融机构的资产和负债之间的不匹配。
2. 恶性循环和可能的债务违约,银行同时遭受抛售和流动性挤兑。金融危机常常伴随着恶性循环,即经济衰退导致产能过剩和大量失业,消费和投资需求萎缩,从而进一步加剧衰退,导致更多企业破产倒闭,债务违约率飙升。这种恶性循环会导致投资者对银行进行抛售和流动性挤兑,金融市场进一步恶化。
3. 政府救助行动。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恶性循环和市场的进一步恶化之后,政府通常会采取救助行动,例如注资、担保、强制实施管理等,以保证金融市场和经济体系的稳定和可持续性。由于政府大规模注资的手段和效果都有限,因此通常需要系统性的、全面的改革来解决根本性问题。
4. 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影响。金融危机可以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由于现代经济体系之间的紧密联系,国际市场通常会在一个经济体系中出现的不稳定威胁下迅速传播,从而导致全球经济疲软,进一步加剧金融危机的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