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贾雨村深度解析
时间:2025-04-11 03:26:01
答案

客观地说,贾雨村的本性确实不算纯良,后期黑化后更是尽显人性之恶。他为讨好贾赦,为得几把古扇,敢设计石呆子家破人亡。下作手段令人骇然,邪恶得没有底线。

但是贾雨村的黑化是官场和他个人命运遭遇相催生之下的结果。他也曾被同僚排挤而丢官;受人保荐才得以再得官职,拿人手短吃人嘴短,他邪恶的背后也充满了无奈,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后来的贾雨村只是被驯化的结果。现实中的贾雨村其实是个非常不错的人。他看人很准,阅历很广,格局很大。

都知道,贾雨村在葫芦庙蛰伏了很久才进入官场。在这期间,贾雨村一直靠卖字画为生,不用说,这期间他受过多少冷眼和嘲讽我们都可以想象得到,贾宝玉“转眼乞丐人皆谤”就是贾雨村在葫芦庙里最好的写照。

在接受甄士隐的资助后,贾雨村确实凭借自己的能力考中了进士,还升为知府。但由于不熟悉官场规则,又无人庇护,不到一年时间,贾雨村就被革职了。这样的事,若放到眼界狭小的人身上,很可能就会得抑郁症,感觉半生努力都白费了。但贾雨村的表现确实非常令人叹服。

那雨村心中虽十分惭恨,却面上全无一点怨色,仍是嘻笑自若。交代过公事,将历年做官积的些资本家小人属送至原籍,安排妥协,却是自己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

就贾雨村这样的表现而言,这就不是我们一般人能做到的。他这样能放下得失,还去游览天下,确实是王者才有的心胸。他的心胸从他与甄士隐赏月时做的一首诗也能看出,“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足可见其抱负不浅,胸怀宽广。

而这次游览天下确实让贾雨村的眼界和格局都大为提升。对于世间的罕事见多识广,阅历大为增加。这个在冷子兴向贾雨村介绍贾府情况时有所体现。

冷子兴跟贾雨村说,贾府出了贾宝玉这样一个衔玉而诞的奇事,又向贾雨村描述贾宝玉是如何异于常人,但贾雨村听完以后并不觉得是异事。对于贾政给贾宝玉的评价“将来酒色之徒耳”,贾雨村却是另一番见解。

他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你道好笑不好笑?将来色鬼无疑了!雨村罕然厉色忙止道:“非也!可惜你们不知道这人来历。大约政老前辈也错以淫魔色鬼看待了。若非多读书识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不能知也。

贾雨村由此提出了秉正邪两赋而生的第三种人。贾雨村认为,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大仁者应运而生,运生世治,大恶者应劫而生,劫生世危。除这两种人之外,还有兼仁和恶两种特点的第三种人。这第三种人,上不能成为仁人君子,下不能成为大凶大恶。这种人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倡。

我们都知道贾政对贾宝玉的看法,一向是瞧不起的。他认为贾宝玉只有一点小歪才,把贾宝玉所作的诗词都视为淫词艳曲,整天厮混于女儿堆,不务正业。大概率会是“ 将来都是不由规矩准绳,一起下流货”。

结合前面贾雨村说的:“大约政老前辈也错以淫魔色鬼看待了”话来分析,贾雨村对这第三种人是持肯定态度的,即对宝玉的言行持肯定态度。这正是作者曹雪芹的观点。由此可见,贾雨村见多识广,并且看人很准,比贾宝玉的生父贾政看贾宝玉都准。

由此也可以看出,其实贾雨村也是兼仁和恶的第三种人。首先他一身的才华,贾雨村才气不比贾宝玉差,并且深得贾政赏识。他起初进入官场就是要报效朝廷,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对于恩人甄士隐,他也尽力去帮助,这是他身上“仁”的体现。但是满腹的才华,耿直的想法在朝廷屡屡碰壁之后,贾雨村便开始了另一条道路。

他讨好四大家族,乱判葫芦案,掠夺石呆子的扇子讨好贾赦,由于行为太过恶劣,还被平儿骂作“饿不死的野杂种”。这是贾雨村身上恶的体现。贾雨村并非应运而生,也不是应劫而生,他成不了仁人君子,但也绝对不是大奸大恶之人。

推荐
Copyright © 2025 公共知识网 |  琼ICP备2022020623号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