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没家谱的人怎么找祖籍
时间:2025-04-10 23:47:12
答案

.先要确定郡望。唐以前中国人口少,人们大多以郡望(始祖封地)、出生地、住所地和任职所在地来做身份的标识,如东汉孔融称为孔北海唐代韩愈称为韩昌黎,柳宗元称为柳河东或柳柳州等,这种以地名称人,在那时候是表尊敬,也是籍贯定义。

2.再要确定堂号。祠堂文化,是从宋程朱理学之后兴盛的,堂号是祠堂匾额的名称。程学虽在北宋,但朱熹是南宋,祠堂倡导是在南宋长江以南范围。从即所谓的家庙文化,此时北方为金、辽控制。明清时期,随着人口的增长(在清朝以前的人口最多统计数为7000万左右。到了乾隆59年,人口已经将近一亿一千三百万)和人口大规模的迁徏流动,人们为要求进一步细化所在姓氏的支系,他们在始迁地再进一步建造分支祠堂,并用蕴意丰富的’堂号’来“识远近,辨亲疏”。

3.找到字辈。字辈,也叫做字派,是指名字中用于表示家族辈分的字(多为名字中间的字),俗称派。字辈是中国传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也是中国古代一种特别的“礼”制,它一直延续到现代。由于各种原因,自五、六十年代以后,字辈谱对世人变得陌生,这种现象在年轻一代更是明显。因为古代有“避讳”原则,一般同姓不同支之间同字辈非常少,而它作为基本辩识度,对于寻根有就了更显明的意义。

4.古人家谱三十年(一代人)为一续,清康熙二十五年颁布上谕十六条,以列谱端,所以那时候家家有谱,人人靠谱。也就是说寻根就是寻找老谱,但因为兵燹等原因,能传到个人手上的老谱少之又少,所以各大图书馆成了家谱的归宿地,我手上就有各大图书馆的家谱名目,依据前文提到的姓氏、郡望、堂号、字派找到相应的家谱名目,确定馆藏地,然后追本溯源,你的祖宗信息就会一目了然。

推荐
Copyright © 2025 公共知识网 |  琼ICP备2022020623号 |  网站地图